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28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又沒叫你撿 咬筆妹 小布 桐花 KITTY 

卍.放 下
日期:民國70年1月16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九十歲  
圓╳法師與信眾十多人,上山請老和尚開示學佛門路。
老和尚說:
「念佛。」
「如諸位在家居士,要你們粗衣淡飯,學做佛,那是不可能的事,
大家也是走文字般若、參研經典的路。
所以,諸位在家學佛,還是以念佛為根本。
不要看念佛很簡單,業感重的人,念佛會念得索然無味,
而起煩惱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號,
一直念下去,那也是不簡單的事。」老和尚說。
有居士林坦平,八十四歲,曾於去年五月間,身體不適,
一度心臟休歇四十多秒,全身失去知覺,又復甦醒,
自謂死而復生,上山請求師父指示人生之道。  
老和尚回答說:
「像居士這般年紀,實應放下身心,一心念佛,
不要再留戀這個假殼子。」  
居士說:
「當時,我是都放下了。不過,我現在還有個願,
在無量壽經中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有言,
凡一切有情眾生,不論蜎飛走獸,只要臨終時,
聞到阿彌陀佛聖號,便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所以,我認為念佛靠佛力超離婆婆世界,
比那些靠自力的禪宗等,更來得穩當、速捷。
因為,我對無量壽經中的彌陀四十八願很有研究,  所以希望能把它寫出來,這樣,我便能放下,安心的走了。」 
老和尚說:
「放下,並不是口頭上的放下,是要臨終時,正念現前,
沒有一點家庭的意識,沒有親眷家屬的愛別離苦,這才叫放下,
如果還存有那麼一點家庭意識,那還是生死輪迴。
要知道,我們來到這娑婆世界,是帶業來的,在這娑婆世界中,
走入佛門,找一條解脫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為貪享衣、食、
住的舒適,而更造一些新的惡業,再重入生死輪迴的舊路中。
不要貪長壽,如果不會修,不會要走解脫的路,即使活了兩百歲,
也不過是多造一些業,兩百歲一過完,還是要生死輪迴。
我們這個身軀,是有生有滅的東西,終究要毀壞,
是無法讓我們永久依賴的,要看破,要放下,  而我們這靈靈覺覺的靈性,才是不生不滅的。」 
「我們既得人身,不要辜負這個人身,知道要走解脫的路,
則成佛作祖靠這人身來修,不知道要修,還為這個身軀的衣、
食、住、行等的享樂,無所不用其極,造無量的惡業,
那麼三惡道中、四生之內,也有我們的份,所以,
這個人身實是轉捩點,是個人身劫。」  
居士說:
「我一向是念佛,希望能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  
老和尚說:
「念佛要有願力,西方怎麼去?」
「西方是靠我們這個要往生的願力到達的,
沒有這個願力,是不會達到。
但是,你不要以為西方是在多麼遙遠的地方,
其實西方是很近,就在我們的心頭,
否則,西方那麼遠,要怎麼去? 臨終念佛,那句佛號就在我們的心頭。」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偽娘 最美女主播 李春姬 澳洲 花蓮 

卍.用功入門的方法.
用功的入門方法
虛雲和尚講述
辦道的先決條件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三塗少他不了。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談到因果。我說兩件故事來證明。
一。琉璃王誅釋種的故事。釋迦佛前。迦毗羅閱城裏有一個捕魚村。村裏有個大池。那時天旱水涸。池裏的魚類盡給村人取喫。最後剩下一尾最大的魚。也被烹殺。祗有一個小孩從來沒有喫魚肉。僅那天敲了大魚頭三下來玩耍。後來釋迦佛住世的時候。波斯匿王很相信佛法。娶釋種女生下一個太子。叫做琉璃。琉璃幼時在釋種住的迦毗羅閱城讀書。一天因為戲坐佛的座位。被人罵他。把他拋下來。懷恨在心。及至他做國王。便率大兵攻打迦毗羅閱城。把城裏居民盡數殺戮。當時佛頭痛了三天。諸大弟子都請佛設法解救他們。佛說定業難轉。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用缽攝藏釋迦親族五百人在空中。滿以為把他們救出。那知放下來時。已盡變為血水。諸大弟子請問佛。佛便將過去村民喫魚類那段公案說出。那時大魚就是現在的琉璃王前身。他率領的軍隊。就是當日池裏的魚類。現在被殺的羅閱城居民。就是當日喫魚的人。佛本身就是當日的小孩。因為敲了魚頭三下。所以現在要遭頭痛三天之報。定業難逃。所以釋族五百人。雖被目犍連尊者救出。也難逃性命。後來琉璃王生墮地獄。冤冤相報。沒有了期。因果實在可怕。
二。百丈度野狐的故事。百丈老人有一天上堂。下座後。各人都已散去。獨有一位老人沒有跑。百丈問他做什麼。他說。「我不是人。實是野狐精。前生本是這裏的堂頭。因有個學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說。「不落因果。」便因此墮落。做了五百年野狐精。沒法脫身。請和尚慈悲開示。」百丈說。「你來問我。」那老人便道。「請問和尚。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百丈答道。「不昧因果。」那老人言下大悟。即禮謝道。「今承和尚代語。令我超脫狐身。我在後山巖下。祈和尚以亡僧禮送。」第二天百丈在後山石巖以杖撥出一頭死狐。便用亡僧禮將他化葬。我們聽了這兩段故事。便確知因果可畏。雖成佛也難免頭痛之報。報應絲毫不爽。定業實在難逃。我們宜時加警惕。慎勿造因。
嚴持戒律
用功辦道首要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纔可以生定。因定纔可以發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告訴我們。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持戒的人。龍天擁護。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賊。掃其足跡。從前在罽賓國近著僧伽藍的地。有條毒龍時常出來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羅漢聚在一起。用禪定力去驅逐他。總沒法把他趕跑。後來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毒龍說了一句話。「賢善遠此處去。」那毒龍便遠跑了。眾羅漢問那僧人什麼神通把毒龍趕跑。他說。「我不以禪定力。直以謹慎於戒。守護輕戒。猶如重禁。」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禪定力。也不及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或云。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裏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堅固信心
想用功辦道。先要一個堅固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無論做什麼事沒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們要了生脫死。尤其要一個堅固信心。佛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又說了種種法門。來對治眾生的心病。我們就當信佛語不虛。信眾生皆可成佛。但我們為什麼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譬如我們信知黃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黃豆不會自己變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會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適量的石膏。決定可成豆腐。辦道亦復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決定可以成佛。故我們應當深信自己本來是佛。更應深信依法修行決定成佛。永嘉禪師說。「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堅定後人的信心。故發如此弘誓。
決定行門
信心既具。便要擇定一個法門來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不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總要認定一門。驀直幹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樣幹。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樣幹。今世不成功。來世一樣幹。溈山老人所謂。「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有等人打不定主意。今天聽那位善知識說念佛好。又念兩天佛。明天聽某位善知識說參禪好。又 參兩 天禪。東弄弄。西弄弄。一生弄到死。總弄不出半點「名堂。」豈不冤哉枉也。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羅 墾丁 首爾 蛋糕毛巾 翁滋蔓 

卍.圓滿菩提 ~ 歸無所得.
佛法
覺醒之法

眾生
生死大夢中醒來
只須息妄
無須求真
依妄求真
夢中添夢
看破 放下
無住生心
夢裏
都是假
醒後
全是真
《楞嚴經》
圓滿菩提 歸無所得
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
~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泳裝 男人IN起來 泳裝 PK賽 raindog 

卍.老年人的故事.
老年人
有著
許許多多
說不完的故事

他們
都在說著
同樣的故事
年輕人
都忙著
他們所愛的人去了

所愛的人
也都將遠離

自己
常是謂然輕嘆
老而孤獨
轉載
堪忍娑婆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排隊 宜蘭民宿 美女間諜 世足賽 張柏芝 

卍.無奈的包袱.
有個年輕人,經過許許多多人間風霜,
嚐到不少酸甜、苦、辣;在人情世故方面,
也懂得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可是,在他的腦海裏,
總有一個深沉的問題盤桓不解,他必須去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
他一直期待著有個悟道的人,能夠給他一個完美的答案。
他訪問了許多名流隱士,但仍然沒有結果。
有一天,在一條路上,他問了一個老人:
「慈悲的長者,人生活在世間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呢?
請您給我一個啟示吧!」
年輕人恭恭敬敬地向老人雙手合十問道。
祇見長者那深邃清湛的目光裏透著慈祥,但仍不作聲,
只是將背上扛負著那重重的包袱用力甩落地上,
頭偏了一偏,大聲地喘了一口氣 .............
他頹喪地看著年輕人一眼 ~
然後,扛起包袱,走了。
「嗨,慈悲的長者啊!你為何不說說人生真實的意義是什麼呢?」
他追隨上去,急躁地向前叩問。
祇見那位老人,同樣將重重的包袱,從背上甩落地上,
又喘了一口氣,瞟了少年一眼,然後背上包袱,又走了。
. . . . . . . . . . . . . . .
人生真實的意義是什麼呢?
這不只是年輕人的問題,也是中年人的問題,
更是老年人的問題。
總之,這是人的問題。
就像那位老人背負著 "無奈的包袱",
悲嘆的走過一生。
世人總會告訴你問題,但 ~
無法給你答案。
事實上,我們所要的 ~
是答案,而非問題。
「人友善願,天必從之」,
一個發了願的人,他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轉載 ~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瑛太 葉問 小S 美女家教 主播 

卍.觀行圓通 - 慈觀悲觀清淨觀 ~ 音聞自在 - 妙音梵音海潮音.
《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又云
爭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 念彼觀音之力  即能拔苦與樂 ~
「 念彼觀音力 」
實是
轉惡心為向善
轉迷途為向悟的一個關鍵
我們的力
是相對的 差別的
觀音的力
是絕對平等的

「執著」差別的這一顆心
一轉而向平等
把「繫縛」於相對之心
一轉而向絕對的
這就是
佛教的根本之第一義。
本經就是以觀音為中心
而說的第一義中的第一義
觀世音菩薩
無量劫來
成就大慈大悲法門
利益眾生
於生死苦海
為作船筏
於無明長夜
為作明燈
恆觀眾生
稱念聖號之音聲
無苦不拔 無樂不與
九法界眾生
無論是
內在
身心疾病綿纏 煩惱困擾
外在
人事逼害 意外苦厄
或無論是在
生理上  心理上  事業上  人事上
甚至
聰明智慧 菩提上進
凡有所求
但能
一心稱念
菩薩聖號
觀世音菩薩
即以
千眼照見 千手護持
令其
離苦得樂 稱心如意
~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謙魔術 冠軍賽 貓村 大炳 下午茶 

卍.掌握情緒 ~ 掌握全世界.
掌握情緒 ~ 掌握全世界
很多年前,美國有一位青年心臟病發作,
等待醫生救援;鄰居緊急通知該青年的父親,
也打電話請附近診所的醫生前來急救。
當時,焦急不已的父親,剛好車子送廠檢修,
情急之下,就拿了一把手槍,走到十字路口,
對著紅燈前面一輛汽的駕駛,大聲吆喝:
「你馬上給我下車!..你閉嘴!再囉嗦就打死你!」
這父親順利地搶了那輛車,一加速開回家裏,
也見到抱著前胸、在地上翻滾的兒子。
心急如焚的父親,不斷地安慰兒子:
「你再忍一下,醫生馬上就來!」
可是,時間五分、十分、二十分..一直過去,
卻沒看見醫生趕來急救。
最後,這父親眼睜睜地看著兒子,
在痛苦、掙扎、無助中死去。
當父親抱著兒子身體痛哭失聲時,
醫生才帶著急救箱匆匆趕到。
父親對著醫生破口大?:
「你這什麼爛醫生、竟然拖到現趕來,
你看,因為你的延誤,我兒子.已經死了!」
可是醫生也大聲吼叫回罵──
「你剛才在十字路口為什麼拿著槍搶我的車?
還威脅我、不准我開口講話,就強行把我的車開走!」
. . . . . . . . . . . . .
有時,人很容易「衝動、憤怒」,或是「暴跳如雷」;
可是,這些負面情緒對我們而言,
卻極具「殺傷力」與「破壞力!
人一衝動,可能釀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人一憤怒,也可能造成終身無法挽回的遺憾!
事實上,衝動、暴怒,是一種「選擇」,
也是一種「習慣」!
當我們面對
「挫折、被侵犯、或不合理對待時,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有人選擇了「衝動、憤怒」,有人卻選擇了「和緩、冷卻」!
如果我們暴跳如雷、大打出手,很可能因失去理智而「失控」,
最後造成令自已「悔恨不已」的局面。
所以,電影「蒙面俠蘇洛」中有一段段劇情 ──
年老的蘇洛嚴格地訓練徒弟武功,一稍有偏差,就甩皮鞭糾正。
年輕氣盛的徒弟沒有多久就被激怒了,火冒丈地沖向蘇洛,
出手打他;可是,老蘇洛用輕輕擋住徒弟,淡淡地說一句:
「記得,生氣時千萬不要出手!」
是的,「生氣時,千萬不要出手!」
同時,「生氣時,也絕不要立刻做決定!」
當我們被激怒時,一定要學習「延緩發怒」,
試著讓憤怒「冷下來」!
因為,怒火上升的「最初十秒、二十秒鐘」是最重要的關鍵,
一旦我們「忍住了」,怒氣就可以消弭了!
在我被激怒時,我學著告訴自己 ──
「他憑什麼讓我不高興?我氣得全身發抖幹嘛?
我還有更多、更重要、更偉大的事要做呢!」
記得,不要把「衝動、生氣、憤怒」視為理所當然,
或自我合理化說:
「我的個性就是這樣嘛!」
因為,一個脾氣「暴起又暴落」、「喜怒無常」、
或「容易被激怒的人,是比較難成功的!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 .......
掌握情緒˙掌握全世界.
人在面對未知領域的空間之時
常會起情緒變化 ........
或喜.或怒.或哀.或樂
多變的環境造就
多變的人
多變的人
也同樣的營造出多變的環境 
負面的情緒
營造出周遭的負面情緒互動
當自己對於未知的瞭解而變成已知時 ....
那種情緒的激蕩就會變小
最高級的情緒管理
不是壓抑 .....
而是技巧性的
把負面轉換成正面的情緒變化
長期累積的情緒壓抑 .....
是情緒爆發的前奏
不要作被情緒控制的人
你才是情緒的主人
願大家都快樂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火 咖啡館 上海 J女郎 吳建豪 

卍.煩惱恰如一陣風
日期:民國70年8月11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九十歲  
上午,老和尚在客堂對一些出家弟子開示:
「出家人須和眾,對信徒要能圓出家人的過,要以『和合僧』的姿態,
以『僧無過』的立場示人,一來安定內部,二來維護僧團,
令眾生恭敬三寶,不毀謗三寶。」  
「出家人要忍辱,要修無我,如果『無我』則『無諍』,
亦沒有分別誰好誰壞,對眾人就像對一個人一樣,沒有分別,
一視同仁,沒有在計較我是他非,如果有一個『我』, 那問題事情還多的。」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貢寮 可藍 海洋音樂祭 天龍特攻隊 HOLGA 

卍.放下一切
日期:1980年閏6月15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下午,士林一位尼師,德╳法師,與其兄、嫂、弟、妹等眷屬,
一行數人來參見老和尚。
德╳法師向老和尚介紹過其俗家眷屬後,
請老和尚開示在家修持的法門。
老和尚說:
「一子出家,七祖皆得度,你的家人由你來度他們,也就夠了,
也最適合的,不必我這老人再來多話。」
「高僧大德的一句話,勝過我說千言,還是請老和尚慈悲指示。」
德╳尼師說。
「念佛。念佛是最好的。」老和尚說。
「念佛該怎麼念?」再問。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不要嘴念心不念。
念佛是最重要的,在家學佛要念佛,我們出家學佛,
也要念佛,再學一些種菜,撿柴、劈柴,煮飯、掃地 .....,
向從小學生學起一樣。」
「學佛要有像觀音、普賢、地藏等菩薩的誓願力,
做一些人家不要做的事,吃一些人家不願吃的苦,
這樣,才有道可修,那些成佛、做菩薩的,
往往都是那些讓人家看為笨笨的人在成就的。」
「請老和尚告訴他們,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德╳尼師說。
「做好人,不要做壞人。」老和尚答。
「我們來這世間就是須要生活,衣食住這是免不了的,
但是,我們賺的錢,吃能吃的飽,穿足夠穿的暖,
基本上過的去便可以,不要貪,剩餘的錢,
拿去布施、做功德,這就是做好人。
如果恣意的揮霍、享受,隨心所欲,不知節制, 不會做功德,這就變成壞人。」老和尚答。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JD 許維恩 水之教堂 澳洲 裸婚 

卍.參學
日期:民國70年1月14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九十歲  
上午,有慈航堂╳╳等師徒六、七人,上山參拜老和尚,
在參觀三聖殿工地後,便離去。
傳╳師對老和尚說:
「現在交通發達,參學的人可真方便,古時的人要參學,
就得萬里行腳跋涉,沿途還要遭忍凍受飢之苦,
有時還遭盜寇的侵犯,到了寺庵,還要受到諸多的挑難,
可是,他們卻不以為苦,道心反更堅固,
像『一夢漫』中見月老人的參學就是這樣。」  
老和尚說:
「以前的人求法,雖然受盡辛苦,但卻能藉此增加身心的能力,
做為他們日後擔負弘法度眾的資本。師父年少時,參學行腳四方,
也是歷盡饑疲,加上病魔纏身,也是這樣磨鍊過來的。
只要有實際的修持,自然有諸天護法的擁護,否則,
師父整天在這裡閒坐,又憑什麼每天那麼多的信眾上山禮拜?  
xx道:
「見月老人後來能得三昧老和尚的重委,扶樹戒幢,廣傳律法,
任勞任怨,實在得力於當初參學時的磨礪。」  
老和尚說:
「不錯,我們參學,並不是在參別人能給予我們什麼厚待好處,
是要從吃別人的虧中去參,才叫做參,不吃其虧,參不到東西。
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忍一切的勞苦,更要忍一切的辱,
別人怨恨我們,我們還得用一句阿彌陀佛跟他結善緣。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曬 比基尼 外拍 環島 巴黎 

卍.痛 ~ 留心看自己
痛嗎
我想一定是的 ...

一定不敢相信
為什麼
有人
能如此殘忍的傷害一個人
對不對
同時
你一定也很難理解
那些傷害你的人
每天
仍然可以安心的睡去
是不是
種種的傷痕
是否
已讓你對人生感到絕望
甚至
還多次的想要
放棄對生命存在的必要
心痛的感覺
是否讓你
吃不下東西 睡不著覺
灰色的念頭
是否
經常逼迫的你無法喘息

真的遇到了
想躲也躲不掉
你是否
日以繼夜不斷的在思考
思考著為什麼
我的人生
需要經歷這麼多的煎熬與磨難
到底這種生不如死的種種痛苦
要到哪一天才能停止
真的累了
對不對
身心靈
也到了能承受的極限了
對不對
對世間一切的一切
已不再抱以任何希望了
對不對

已經徹底的放棄了自己
對不對
絕對絕對不要
就這樣放棄此生
請你
無論如何得再等一等
一定會有
另一扇門為你開啟

千萬不可 千萬不要
再有種種不好的念頭啊
相信嗎

所經歷的每一件事與每一件痛苦
都不會是莫名而至或是憑空而來的

一定要相信
每一次的煎熬與逆境
可都是上天細心的安排
來讓你
徹底領悟人生的真諦
原諒
傷害你的人吧
傷害你的他們
真的是來成就你的
真的是來成就你的呀
傷害你的人
成就了
你的柔軟心
成就了
你的慈悲心量與光明面
你不彷經過一段歲月後
回頭再看看
你就會明白我說的話
別忽略了
身邊還有許多愛你的人
請為這些愛你的人
好好的活下去吧
不久的將來
將會擁有滿滿的愛
並且會將此愛
不斷複製下去
傳遞給
每個渴望愛的人
~ 摘自音樂曲詞 ~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桂綸鎂 辣媽 上海世博 京都 波斯菊 

卍.五蘊皆空
日期:民國69年12月14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XX師請問老和尚:
「如何能五蘊皆空?」  
老和尚說:
「要達五蘊皆空,必須持戒、忍辱、勇猛精進、改脾性,
必須打破無明,隨緣都好,如果起無明煩惱,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正妹 隨手拍 郭泓志 長灘島 郵局正妹 

卍.起心動念即是業
業是什麼?
就是造作,造作通常分為三大類。
一切眾生每天的造作是無法統計的,
佛說:
如果一個眾生無量劫來所造的業,要是有形相的話,
盡虛空都容納不下。
這個比喻不過分,確實是真的。怎麼會這麼多?
我們看宋朝衛仲達的故事,就能想像得到。
衛仲達才三十幾歲,有一天被閻羅王抓去,
閻羅王吩咐判官,把他一生造作善惡的檔案拿出來。
造作惡的檔案擺滿了整個大殿,造作善的檔案只有一卷。
閻羅王看到很生氣,吩咐判官把他的善惡檔案秤一秤,
結果他造作惡的那些檔案反而輕,那一卷善的反而重,
閻羅王的臉色也就轉變了。
衛仲達就問閻羅王:
「我才三十幾歲,我哪裡會造作這麼多?」
閻羅王告訴他:
「造業不必等你有行為,念頭才動就已經入檔了。」
這比現在的電腦還要進步。
業包括我們的起心動念,一個不善的念頭,
雖然沒有行為,阿賴耶識裡已經是業習種子了,
非常可怕!
衛仲達就問:
「那一卷善到底是什麼?」
閻羅王告訴他:
「只是一個奏摺而已,就是你勸導皇帝不要興建一個勞民傷財的工程。」
他說:
「但是當時皇帝並沒有聽我的建議,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力量?」
閻羅王說:
「皇帝要是聽了,你的福報就更大。
因為你做這樁事情是發於誠心,沒有自私自利,
不為名聞利養,是為社會廣大的群眾,
所以這個善的力量大!」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OLGA 蔣友柏 單車美少女 王建民 麵西施 

卍.降伏其心
虛雲老和尚開示
《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說: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所謂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
所說發菩提心,這個心是人人本具,
個個不無的一大藏教人只說此心。
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覺時,
歎曰:
「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可見人人本來是佛,都有德相,
而我們現在還是眾生者,只是有妄想執著罷了。
所以《金剛經》叫我們要如是降伏其心。
佛所說法,只要人識得此心。
《楞嚴經》說:
「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不知常住真心,
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達摩西來,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下了然無事。
法海禪師參六祖,問曰:
「即心即佛願垂指諭。」
祖曰: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智通禪師看《楞伽經》約千餘遍,
不會三身四智,禮六祖求解其義。
祖曰:
「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
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
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馬祖曰:「即心即佛。」
三世諸佛,歷代祖師,都說此心;我們修行,也修此心;
眾生造業,也由此心。
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眾生,
一切唯心造,四聖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
四聖是佛、菩薩、緣覺、聲聞,
六凡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眾生,四聖不受輪迴,
六凡流轉生死,無論是佛是眾生,皆心所造。
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哪里來個十法界呢!
十法界皆從一念生:
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法界;
圓修六度,總攝萬行,是菩薩法界;
見局因緣,證偏空理,是緣覺法界;
功成四諦,歸小涅槃,是聲聞法界;
廣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道法界;
愛染不息,雜諸善緣,是人道法界;
純執勝心,常懷嗔鬥,是修羅法界;
愛見為根,慳貪為業,是畜生法界;
欲貪不息,癡想橫生,是餓鬼法界;
五逆十惡,謗法破戒,是地獄法界。
既然十法界不離一心,則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早晚殿堂,一切細行,都是修心。
此心放不下,打無明,好吃懶做等等,就向下墮;
除習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來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貪嗔癡習氣除掉,
自見本性情淨,隨緣自在。
猶如麥子一樣,把它磨成粉之後,就千變萬化,可以做醬、
做面、做包、做餃、做麻花、做油條,種種式式,由你造作。
若知是麥,就不被包、餃、油條等現象所轉,餑餑、饅頭,
二名一實,不要到北方認不得饅頭,到南方認不得餑餑。
說來說去,還是把習氣掃清,就能降伏其心。
行住坐臥,動靜閑忙,不生心動念,就是降伏其心。認得心是麥面,一切處無非面麥,就離道不遠了。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OLGA 紙箱人 BY2 上海世博 公益 

卍.看清執著和固執.
我們常說堅持己見的人太固執或是執著,
到底什麼是執著?
固執與執著又有什麼不同?
執著又有什麼不好呢?
固執的意思就是堅持自己想法、做法是最對的,
一旦決定之後,任何人都不能夠改變他,
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一意孤行,
這就是固執己見。
執著的意思是放不下,非常在乎、介意自己的想法與看法,
或自己的立場、態度以及身分;只要是與自己相關的任何時、
任何事、任何物、任何人,乃至於任何觀念,
你都很在乎的話,那就是執著。
表面上看來,固執和執著好像一樣,但是執著不僅如此。
執著是心中放不下的牽掛,有的是牽掛著愛情,
有的是牽掛著名位,有的是放不下名利權勢;
有時候雖然沒有特別的對象和原因,
但就是對任何事都非常在乎,包括 ~
在乎自己帽子戴得怎麼樣?
頭髮梳得怎麼樣?
臉上長了什麼東西?
只要跟自己有關係的事情都非常在乎。
過度的執著甚至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病症,因為 ~
樣樣東西都很在乎的人,他的精神一定經常處在緊張狀態中,
沒有辦法放鬆休息。
以佛法來講,執著又叫「我執」,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而且非常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
他不僅在乎自己的存在,或者不存在;
還在乎別人對他的想法,對他的價值判斷,
也會非常希望別人認同他。
對於他所關心的人,他也會非常在意,
在乎那個人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在乎他身上發生的事,在乎他的一切。
譬如說,如果一個做母親的,總是對她的孩子不放心。
孩子小的時候她不放心,或許還有道理。
可是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結了婚,甚至也生了孩子了,
這個母親還是把他當成小孩子一樣看待,隨時隨地擔心著不說,
還想掌握他在做什麼、想什麼,這就叫做執著。
我有一個在家弟子,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
都已經五十多歲的人了,她的母親還是把她當小孩子看,
她只要出去一兩個小時,沒有打電話回家,
做母親的就會到處打電話找她,讓她不知如何是好。
後來,她只好把母親送到老人院去;看起來雖然好像很殘忍,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而且這樣可能對兩人都比較好一點。
另外,有些人認為「擇善固執」不也是一種執著,
其實兩者間是不一樣的。
執著,是一種過分的在意、在乎和擔心,
會讓我們像根緊繃的弦,不能放鬆,
結果自己痛苦,周遭的人也跟著痛苦。
「擇善固執」則是朝著正確的信念,堅持自己的方向和願力,
並且以意志力、毅力、恆心和決心來完成,這和執著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非得要說這也是執著,至少這是一種好的執著。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不能沒有目標,不能沒有方向,
如果能以意志力,持久朝著自己的方向,持續努力,
堅持自己的心願,便能夠將生命導向積極成長的路。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LB 章魚哥 護士 雙J 同人展 

卍.聖嚴師父說禪 ~ 瓶中養鵝.
聖嚴師父說禪 ~ 瓶中養鵝.
問:一位叫陸宣的人問南泉禪師說:
「有人在瓶子裡養了一隻小鵝,鵝漸漸長大,出不來了。
如果在不把瓶子打碎,也不損傷鵝的情況下,
你有什麼辦法讓鵝從瓶子裡出來?」
南泉禪師喚了陸宣的名字,陸宣應了一聲,
南泉說:
「這隻鵝不就出來了嗎?」
這個故事妙趣盎然,很想聽聽師父的看法。
答:一般人常會遇到瓶頸的經驗,比如 ~
事情膠著了或者交通滯塞了等等。
陸宣是位居士,自認懂得禪,瓶中養鵝只是一個假設,
他故意來考南泉的。
然而對禪師來說,根本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否則就上當了,被瓶子給困住了。
南泉很清楚,陸宣把自己的念頭裝到他內心的瓶子裡了,
於是喊他的名字,陸宣一回答,
他的念頭就離開瓶中鵝,出了瓶子了。
陸宣是否因此而開悟?
如果陸宣問這個問題之前已經用功修行很久,
心中已有這個疑情,想求個答案,此時聽到南泉說:
「鵝不是已經出了瓶了嗎?」
他會放下瓶子,沒有執著而開悟。
但他也可能只是個知識分子,在觀念上有這種聰明,
而製造出這個故事,此時不論南泉怎麼說,他也不會開悟,
頂多承認他輸了,終究淪為一種遊戲。
因此,禪機的運用對真正用功的人非常有用,
如果只流於遊戲,這種對話毫無意義。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毓芬 尹惠熙 主播 空姐 南灣湖 

卍.不繫於物 - 任心自在.
不繫於物 任心自在
見諶法師
東漢有一位著名的經學家鄭玄,年少時跟隨老師馬融學習,馬融講學時有一習慣,會請歌舞伎樂於堂後表演,以助講興。當同學不時因樂音動聽而向後張望時,唯獨鄭玄一心專注,馬融如是看了這位弟子十年,知道他將來必定有所成就。
三國時代有兩位讀書人──華歆與管寧,有一次管寧和華歆在園子裡墾地種菜,忽然,兩人看到地上有一塊金子,但是管寧仍繼續工作,對待金子和瓦塊礫石並沒有差別,華歆卻拿起金子看了看,才又扔掉。一天,他們坐在一張蓆子上讀書,窗外有乘坐軒車、穿著冕服的人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則丟下書,跑出去觀看,結果管寧決定割席與之絕交。這兩則故事都表現出主人翁的特性,能夠做主,不為外境所動搖,專心致志地學習。
不繫於物,任心自在,自古哲人所稱,其境界超脫凡俗,不役於物。儒家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些詩句在歷史上不可勝數。能夠專一,不被外境所牽誘,即名「做主」;然而做主乃是相對於客塵來說,如果沒有「客」的存在,即不存在「主」的問題。
《佛經》說:「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以理來說,生、住、異、滅本是無常的本質,只因凡夫垢重,不能了知有生即有滅、得而必失、成歸於壞的道理,所以五蘊得機而蠢動,根塵住境以相接,這念心終而失去了「做主」的能力。
所以,佛法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在無常的變遷中,免於為苦所逼迫的解脫方法。要能做主,首先要先捨「我執」。此我是「假我」所成,能捨假我之執,則少欲無為,無欲則剛,縈於心者則淡。其次要起覺照,大凡心為外物所遷,喪其主宰,根塵作用而生愛取有,始終流轉於生死當中。老子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五聲令人耳聾、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儒家也說:「去人欲,存天理。」所以要能做主,就是要隨時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進而覺悟生死變異的道理。
要忍與定,儒家云:「能忍自安。」「定、靜、安、慮、得」,菩薩修習六度萬行,講求忍辱與禪定。能忍,知苦忍苦,才能了苦;能定,知幻無常,因定生慧,如中流砥柱,水流任急而心常靜,自然不為八風利衰毀譽所動。
鄭板橋的《竹石詩》中寫道: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身原在破巖中千磨萬劫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竹子的精神正如我們能做主的心一樣,挺立於世俗,毀與譽、名與利、寵與辱、得與失的順逆之境,以天真清利之氣,以明達忍辱之志,心之所存,主之所存。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 機車展 猴硐 正妹 泳裝 曾雅妮 

卍.修行 ~ 點悟心(心即是佛)
從前
有位禪師
專門研究
《金剛經》
他研究
《金剛經》
很有心得
甚至
《金剛經》
他聽說
有一個頓悟的法門
只要一頓悟
當下
即能成佛
他很不服氣
便要去找
這一位開悟的禪師理論
正當他走到半路時
經過一個山腳下
遇見了
一位賣餅點心的老婆婆
老婆婆問他
身上背的是什麼
他說
是他所註的
《金剛經》
老婆婆說
如果
你能回答
我所提問有關
《金剛經》
的問題
我就免費供養你吃點心
於是
老婆婆問他
《金剛經》
上說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請問大德
既然
三心都不可得
您現在
要點的是什麼心
禪師一聽
啞口無言
慚愧的思索著
自己
花了這麼多精神研究
《金剛經》
為何
在此刻
竟然答不出來
後來
禪師開了大悟
這才知道
《金剛經》
自己
並未真正解其心要啊
因此
一把火
便把自己研究幾十年所註的《金剛經》給燒了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衝浪 麵西施 上海 脫衣 寵物親子臉 

卍.一生萬法 ~ 萬法皆一
一 與 十
龍潭崇信禪師
未出家前非常窮困
在天皇道悟禪師寺旁
擺一個賣餅的攤子
連一個住所也沒有
道悟禪師憐他窮苦
就將寺中一間小屋給他居住
崇信為了感恩
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
道悟禪師收下以後
每次總叫侍者拿一個還給崇信
有一天
崇信
終於向道悟禪師抗議道
餅是我送給你的
你怎可每天還我一個
這是什麼意思
天皇道悟禪師
溫和的解釋道
你能每天送我十個
為什麼
我不能每天還你一個
崇信不服氣的抗辯道
我既能送你十個
何在乎你還我一個
道悟禪師哈哈笑道
一個
你還嫌少嗎
十個
我都沒有嫌多
崇信聽後
似有所悟
便決心
請求
道悟禪師為其剃度
准他出家
道悟禪師
說道
一生十 十生百
乃至
能生千萬
諸法
皆從一而生
崇信
自信的應道
【 一生萬法  萬法皆一 】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月行館 MLB 美腿 運動 動漫 

卍.只因妄念 - 平地起風波
有一群人等著要過河,
船夫把渡船從沙灘上推到河裡,
河邊上的小魚、小蝦、小螃蟹,
因為兩岸船隻的往來,都給壓死了。
等候乘船的人很多,
其中有一位秀才和一位禪師。
秀才看到渡船壓死魚蝦的情況,
就問禪師:
「和尚,你看船夫把船推下水的時候,
壓死那麼多魚、蝦、螃蟹,
你說這是誰的罪過呢?
是乘船的人,還是船夫的罪過?
將來這個殺生的罪業,
是要歸於乘船的人,還是船夫?」
禪師指著秀才說:
「是你的罪過。」
秀才很生氣的說:
「怎麼會是我的罪過?
我也不是船夫,我沒有乘船,
怎麼會是我的罪過呢?」
禪師喝斥說:
「因為你多管閒事!」
船夫為渡人到河岸,心裡沒有殺意;
乘船的旅客,只是過河辦事,
皆沒有瞋恨殺生的惡念。
秀才妄生是非,平地起風波,
平添煩惱閒事,
撩亂了 ~
原本寧靜清明的心。

 

方士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